您的位置::科地农业网 >> 椤木石楠

河南延津县小麦穗做出大文章0阜康

时间:2023年09月11日

河南延津县:小麦穗做出大文章

豫北平原以盛产粮食著称。近年来,延津县已形成以小麦产业为支柱的领头雁,围绕小麦经济“做大文章”,将工业化的生产、管理理念运用到优质麦产业发展中,“延津模式”叫响全国。在此基础上,延津县提出了打造“中国第一麦”的发展思路,为发展粮食生产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砥砺前行。

目前的发展现状

延津县地跨黄河、海河两大流域,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,有着悠久的小麦种植历史和丰富的种植经验,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、全国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县。曾创造多项全国第一:全国第一船出口食用磨粉小麦,全国第一家注册小麦原粮商标,全国第一家制定小麦生产地方标准,全国第一家实现大宗农作物产业化经营,全国第一家创立小麦中介服务组织,全国第一家实现小麦期货经营。“金粒”小麦曾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交会金奖,成为国家级名牌农产品,“新良”牌面粉等产品先后荣获国家免检产品,长期为“贵州茅台”、“康师傅”、“达利园”、“盼盼”等知名品牌提供原材料。

目前,延津县已建成1个国家级小麦新品种示范基地、7个高产创建乡镇、3个万亩高产示范方、13个高产攻关田。全县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95万亩,优质强筋小麦面积已突破50万亩,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达45万亩,优质小麦种子繁育基地达25万亩,与贵州茅台集团合作共建2万亩有机小麦生产基地。全县拥有包括中储粮直属库在内的粮食收储企业18家,42个延伸收储库点,总仓储量达76.58万吨,是全县小麦总产量的2.5倍,成为豫北优质小麦集散地。全县面粉加工业日处理小麦达到0.15万吨,小麦专用粉产品达40多个,年产高档挂面40万吨,速冻食品产量达到25万吨。

被省政府认定的“延津县食品产业集聚区”,汇聚了与小麦相关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家,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,省、市级企业17家,各类经济合作组织达到185个,土地流转面积12万亩。以新良公司、金粒麦业、克明面业、云鹤食品等面制食品加工企业10多家,以面粉——面条——面点——速冻食品和白酒——包装——印刷——运输为产业链的“全链条、全循环”的产业链,小麦产业化经营模式享誉全国,以小麦为基础资源的食品加工业已跻身全国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。

制约发展的因素

优质小麦产业的基础不牢固。近几年来,受小麦托市收购政策、强筋小麦产量略低、市场价格不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,全县优质强筋小麦面积呈波浪式发展,面积由2007年的28万亩下降到2009年的12万亩,2010年又上升到18万亩。随着强筋小麦价格的稳定,优质强筋小麦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,到2013年秋,播种面积扩大到50万亩,种植面积起伏不定。

小麦产业链衔接松散。各个龙头企业自成体系,彼此依存度不高,处于松散型的合作状态,没有形成紧密衔接的发展合力,打造“中国第一麦”的主体不突出;同时,龙头带动能力差,产业链条短,加工层次浅,缺乏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,打造“中国第一麦”的内涵不够丰富。

区域形象和产品品牌的宣传力度不够。没有系统的宣传规划,缺乏宣传上的包装整合,宣传主体不明确,重点不突出,投入不够,层次不高,口径不一,渠道不多,不够系统,企业只注重产品宣传,在区域形象宣传上多是被动宣传,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。

打造“中国第一麦”的思考

打造“中国第一麦”,延津县必须从生产基地建设、物流配送、产品加工、成品营销等各个环节入手,拉长产业链条,优化资源配置,形成拳头产品,拓展销售渠道,提升综合影响力,打造知名品牌,以达到农民增收、农业增效的目的。

组建小麦产业集团。按照“整体设计、科学规划、分步实施、稳步提高”的原则,组建新乡小麦产业集团,进一步整合项目资源,形成发展合力,突出小麦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,肩负起“中国第一麦”的品牌主体承载作用,带动新乡小麦产业向规模化、集约化、产业化发展。

建设高标准小麦生产基地。根据打造“中国第一麦”的总体思路,延津县结合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,整合资金,聚拢政策,集中布局,逐步推进,强化管理,服务配套,统筹推进水、电、路、林等田间生产设施建设,使之成为田成方、林成网、路相通、渠相连、旱能浇、涝能排的高标准、永久性粮田。

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。支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,农业新品种、新技术引进和应用,龙头企业技术及产品自主研发和创新,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。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为载体,培育专业农民;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为载体,培育专业农民;以农民创业培训计划为载体,培育农村创业人才,逐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,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人才支撑。

积极推进标准化、品牌化建设。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,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,加强县农产品安全监测站、市场和生产基地监测点建设,实施生产过程的全程监管。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无公害农产品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,争创河南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,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,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。

创新农业技术服务体系。完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、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建设,进一步发挥中心职能作用。科学布局乡镇区域服务站,面向农民开展技术服务。建立村级农技服务网络,在每个村选配1名~2名农业技术员,形成具有农技推广中心、乡有区域服务站、村有农业技术员“三位一体”、上下联动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。

威海爱心医院电话

哈尔滨市第九医院电话

通化口臭专科医院哪家好

友情链接